印刷包装
业务专线:
13530686081
阿罗斯·塞纳菲尔德
在他早期的试验中,乃是利用雕刻铜版法,将一块铜版表面研磨乾净,在版上涂一层腐蚀保护剂,并在表面用刀把文字刻上,使金属版面露出,继用酸类处理,将线条腐蚀凹陷于版面之下,最后在凹版机上印刷。
当时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在铜版上写反字,常会出错不易改正。需要一种薄而快干的洋漆来涂在错误之处。为此,他配制了用黄腊、肥皂、黑颜料与水的混合物,当时他并没有想到此种修改液会成为后来石版制版的印纹墨。
昂贵的铜版在他实有负担不起之苦,于是他改用一块平整的石灰石代替。这种石头原来是他调制油墨的工具,不但价格较铜版便宜,且很容易磨平。
有一天,当磨好一块石版准备作实验时,他母亲要他写下一些洗衣帐,适巧当时手边的纸和墨水都已用完,他便顺手用些修改液写在石版上,过后他好奇地倒上一些硝酸在石版上,几分钟以后,字体以外的部份腐蚀下去,原先所写的字体,有一点轻微的凸起,很像活版用的铅字。
他将凸起来的文字滚上油墨,印成了一份很清晰的样张,且有一段时期用此法印了一批很精美的印品。当石版用过后,也很容易磨平,可以反覆使用,因此成本较低。
一次他为了要翻印一本书,书上的插图以前都是用雕刻铜版印的。想要省下手工在石版上描绘的麻烦,试用他调配的修改正液滚布在块铜凹版上,依凹印法印出一幅样张,并将之覆在石版上,在样张背后压过,图像转印到石板上了。
塞纳菲尔德使用的印刷机
将这块新制的石版放到他设计的印刷机上,在版上用水和树胶的混合液予以湿润。未绘图案的部份便可吸附水份,线画部份则因有脂肪而排斥水份,然后再用一个皮滚把油墨滚布在整个石版上,图划部份即黏吸油墨,空白部份仍保持洁净,经将白纸放于版上加压后,成品比用铜版印出来的还要好,塞氏看后,认为以后每次只要先上胶水,再滚油墨,以这种水和油脂的不相混合的原理,可达到印刷的目的,便称它为"化学印刷"。
塞纳菲尔德第一次用的石印机,是由腐蚀凹板机改装而成。石版与纸张通过两个木制滚筒加压,版面的湿润和上墨均是手工作业。
这种笨重的滚筒印刷机促使塞氏在1802年另行设计制成刮板式石印机。乃是将石版放在印刷机的机床上,先行抹水,随即上墨,继再上一张白纸,并在纸面上放一块布毯及一块皮压垫,一块悬挂在上方的压力刮板便可压在皮垫上用力刮过版面,使印墨转印到纸上。用这部印刷机,所有的操作如上墨、抹水以及动力,都靠人力,又因石版是固定的,所以印刷时省力而且快速。
1813年,塞氏采用一种用金属平版在印刷机上的印刷方法。
平版印刷原理图
1817年时,塞氏发明了一种利用水力拖动的印刷机,它可藉机械方法在石版及金属版上抹水和上墨。
塞纳菲尔德发明的石版印刷术,及后来发展出的金属版均是直接印在纸上,经后人不断改进,用间接方法,先印在橡皮布上再转印到纸上的平版印刷术采用三个同径滚筒能大幅提升品质与速度。在现代的生活圈里,举凡彩色杂志、报纸、书籍、彩色包装盒等印品无一不是以平版印刷完成。塞氏的伟大发明与贡献,值得我们等印刷人牢记在心。(本文摘自中国科普博览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