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龙岗区举办“横岗文学现象”研讨会2015-09-06 发布: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
 
本报讯(记者 黄国焕 通讯员 虞宵/文 陈振栋/图)初秋的横岗大地,热流涌动。在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会议中心,有风雅的诗歌朗诵,辛辣的文学点评,丰富的文学盛宴……8月31日,横岗街道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会议中心举办了“横岗文学现象”研讨会。《中国作家》主编王山,《长篇小说选刊》社长、《中华词赋》主编顾建平,广东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孙丽生,深圳市作协驻会副主席于爱成以及龙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奇,龙岗区文联主席李子才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横岗各社区、学校、企业以及其他兄弟区和街道的文学爱好者们近百人。

    活动首先对由龙岗区作协、横岗宣传部、横岗社工办联合主办的龙岗区“光阴的模样”征文比赛的获奖者进行了颁奖,获奖代表张型锋、伍强华、曾德宏等人即兴发表了获奖感言和创作体验。横岗的朗诵爱好者还即兴朗诵了本土诗人黄继芳、蒋小平和赵目珍的诗歌《秋》《梦里故乡》《开往春天的地铁》。孙丽生、王山、顾建平、于爱成等文学专家也对横岗本土作家队伍、文学精品、一刊一院品牌、创作活动等文学现象进行了阐述和剖析。

    几位主编和专家对横岗的本土作家这样评价:邓岚是一位成熟的散文家,文字优美,情绪节制,结构精致,深具婉约之美。无论抒情还是叙事,都呈现了一位优秀散文家的水准。

    诗人蒋小平除了诗歌呈现出来的情感的温暖和心灵的深情。在诗歌艺术上,言之有物而绝不为文造情、无病呻吟;大多诗歌,都有一定的叙事性、故事性,起承转合之间,建造了他个人的乌托邦。

    散文作家张欣能够驾驭大题材、叙事散文尤其是作者的优势,体现了作者不满足于小悲欢、小情绪的点缀,而是力图通过散文,为历史和现实留存记忆的气魄。作者笔力沉实,作品构架脉络清晰,散文的小说化是她的突出优势。

    小说和散文作家罗彩萌的典型特征是以小见大、袖里乾坤,小题材、小事件能激发出大波澜,作品情感清澈真挚,善于捕捉细节,呈现出传统写人状物散文的感人魅力。

    散文作家虞宵的作品写得朴素、性情、本色,外在热情,骨子内敛。语言携带巨大信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夹叙夹议中,主体意识连缀于每一篇中,我们可以见到这个风风火火、仗义热情而又敏感多情的主人公的形象。

    李家淳是一个已经走向全国文坛的优秀散文家,他的作品沉郁、委婉、深情,无论语言、结构、情绪、节奏,都已经炉火纯青,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修辞,自己的写作题材和词汇。这是难能可贵的。

    几位专家还对张夏、赵目珍、胡世民等优秀作家的作品作了精彩点评。

    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孙丽生和深圳市作协驻会副主席于爱成对横岗本土杂志《红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在深圳的600多家内刊,40多家文学内刊的阵容中,《红棉》起点不凡,一鸣惊人,历经为期半年的努力,迅速完成了它的能量积聚和地位打造。尤其它的策划意识、它对地方性知识的着力,它对精英性与培植本土新人的兼顾,使得它在强刊如林的深圳期刊界独树一帜,格外令人期待。

    横岗的“本土”作家来自各行各业,当中有散文作家李家淳、邓岚、虞宵、张欣、沈云刚、曾德宏、蒙在恒、吴礼冠等;诗人赵目珍、蒋小平、蒋桂华、张型锋、冯元首等;古体诗人邓炳昌、陈泉芳、陈剑光等;小说作家黎风、胡世民、罗彩萌等;报告文学作家沈忠生、仪春霞等;民间文学作家陈居然、陈泉芳,旅外华文作家李荣祥等。目前,横岗已有20余人出版了个人文学专著或合集,两套本土文学丛书共14本被列入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文艺精品项目,另有4名横岗作者入选龙岗区第三套文丛,作品的发行量近三万册,影响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