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包装
业务专线:
13530686081
(深圳晚报记者 陈黎/文 余海洪/图)
第1站
客家民俗博物馆
从建筑古居看客家文化传承
在龙岗区的罗瑞合村,有一座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鹤湖新居,现在被称为“客家民俗博物馆”,是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许是因为时间尚早,市民团到达的时候,博物馆门前还十分安静,而随着100多位深晚读者的涌入,这座庞大而古老的建筑里人声四起,那些年代已久的的房间里突然有了人间烟火气。
“这简直是一座小城”
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的鹤湖新居,距今已经近200年的历史,为龙岗罗氏祖宅。建筑分内外两层,外围前宽后窄,略呈梯形。内部建筑主体为三堂两横结构,分内外两围,规模宏大。围墙内屋宇、厅、堂、房、井、廊院布局错落有致,号称“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
在狭小的古井室,参观者轮流仔细观察深深的水井。整个围屋有两口这样的水井,足够供全寨人饮水,整个排水系统也十分完整、十分合理。
这座小城堡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而且非常坚固。它的围墙高6余米,厚约1米,由三合土筑成,坚不可摧。围墙四边角设置有高三层的歇山顶式楼阁共10处,与围墙上的“跑马廊”相连,组成防御工事,城墙高筑,环绕寨堡。
导游告诉大家,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8月,一小队日本军路过鹤湖新居,想进去抢劫一番,结果罗氏子孙提前从最高的望楼看到了日军的行踪,召集全族人在望楼防御。由于望楼高大坚固,日军久攻不下,便放火焚烧望楼。等日军离去,望楼里的罗氏人全部通过与望楼相连的“跑马廊”安全撤离,无一人受伤。
穿过它一个又一个的天井,走过榨油坊、裁缝室、糕点作坊、练兵场、望楼、角楼等,参观者不禁赞叹道:“这哪里仅仅是一个家族的祖宅,这分明是一座小小的城市。”
“想起了童年的温馨”
在为全寨人提供糕点的作坊,市民何女士认真地看着一个个糕点模型。离开前她问导游:“这里有没有卖这些糕点的?”当听导游解释说,由于食品安全规定,博物馆里不能经营糕点、这间作坊仅供参观时,何女士显得很是失落。
她告诉记者,这里面陈列的不少点心,都是她小时候经常吃的,那里面有着她童年的甜甜的味道。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些熟悉的小吃越来越难觅踪影。“现在每年过节回老家,家里的老人偶尔还会做一些,但是我们这一辈人都不会做。将来等到老人们过世,估计这样的糕点就更难吃到了。”何女士6岁的女儿君宜也很是回味过年时吃过的那些点心,嚷着让妈妈买一些带回去。
不过何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家族是广府人,并不是客家人。“很有可能这些糕点最早起源于中原,最后被客家人带到了广东。”她感慨地说,这座古宅让她看到了文化是这样缓慢而神奇地融合着。
客家器具让孩子们充满新奇
在后院,陈列着榨糖机、石磨、榨油机、石臼、鼓风机等一系列客家人的生活工具。孩子们看到这些从未见过的新奇器具,立刻兴奋地围过去,推磨、鼓风,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孩子们很快发现,这些古老玩意虽然外形极其简单,却并不容易操作。不少男孩子满头大汗,却仍然无法让那个小小石磨转起来。他们正在为难时,带着外孙来参加活动的姜女士随手扶起了一盘磨,呼呼生风地转起磨来,看得孩子们一阵欢呼,围上去追问秘诀是什么。
姜女士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这些东西,她小时候在家乡都用过,虽然多年不见,但还是很亲切。她感慨道:“这些石磨和我们家乡的没有任何区别,这让我更加相信客家人本来就是中原人。他们真不容易,带着这么多东西在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生活。”
第2站
毕昇印刷文化博物馆
一次看尽中西古今印刷术
孩子们在毕昇博物馆内看钢笔画
尽管比原计划多用了近半个小时,但大家离开告别鹤湖新居时仍是恋恋不舍。之后,参观团队又来到了毕昇印刷文化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位于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内,馆内除了梳理和呈现中国印刷历史之外,还展示了许多根据印刷而创造的创意产品。
在毕昇博物馆内,参观市民在了解印刷机的历史
毕昇原本只是北宋时印刷铺工人,可他却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他的名字因此在世界文明史上得以永恒。
博物馆内的常设展览“中华印刷之光展览”,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雕版印刷术是最为古老的印刷技术,而活字印刷则在雕版印刷之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览还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的印刷技艺,包括汉字信息处理激光照排技术。
博物馆里陈列的两排西方最早印刷机更是吸引了参观者。在德国古登堡发明的“木质螺旋驱动印刷机”前,小朋友们一起举起双手,试图操作这个笨重的机器。在讲解员的帮助和现场演示下,孩子们终于知道,操作这么古老的机器也是有难度的。
回程的时候,有几个孩子在家长的启发下,开始背诵中国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这些象征着中华文明璀璨成就的名词,在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中,一遍遍重复,渐渐回响在整个车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