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两会上的热点很多,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两会上,文化立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民阅读、“走转改”等一系列与文化有关的话题和关键词,被代表和委员们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关键词1: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建设已是势在必行,整个国家需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推动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遵循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
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说,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全社会都更加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但在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上仍有很多误区。比如,某些地区一说起文化就是建设施、搞工程、树典型,使文化建设走向教条化、肤浅化。而事实上,构建良好的国民心态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要指标,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2:文化走出去
两会期间,多位海外专家学者积极评价中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并积极建言献策。
丹麦驻上海前总领事、现任哥本哈根大学北欧亚洲研究院研究员曹伯义表示,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可以和世界分享。中国设立更多的外语新闻频道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孔子学院,有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
美国著名投资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表示,中国对于文化事业的关注将为中国自身,乃至世界带来巨大裨益。他希望中国能够更多地与国外影视制作机构合作推出新作。
比利时布鲁塞尔知名智库——欧洲政策中心主任约瑟夫·詹宁认为,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一些海外中国文化传播项目使得更多人从一个非政治、非经济的角度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他希望中国在电影、音乐等领域积极推出产品,通过这些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全球文化更加多元。
关键词3:文化立法
3月9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大会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吴邦国在谈到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时指出,将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迈出新步伐。他指出,要加强文化法制建设,研究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完善网络法律制度,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另据了解,民进中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共提交20个提案,其中在《关于加快文化立法进程,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提案中,民进中央认为我国文化方面的立法空白点尚多,一是文化领域的诸多方面仍无法可依,二是文化立法效力层次较低,三是文化立法的内容滞后于客观现实的需要。民进中央建议,为更好地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加快文化立法的进程,加大文化立法的力度,将文化立法的重点和立足点从便于行政管理转变到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上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文化法律体系。
关键词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2012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十一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川人大代表郑晓幸建议把针对农民工的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她对农民工文化权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政府主导纳入绩效。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纳入党委和政府的民生工程和绩效目标,纳入文明城市考核范畴,纳入财政预算投入,让农民工无差别均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第二,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建立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形成分工明确、统筹协调、优势互补、优质高效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引导用工企业、文化企业、民间公益性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农民工文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第三,消除城市“文化孤岛”。出台新的管理办法,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体系的藩篱,终结“农民工”这个称谓,规范为统一的“新市民”称呼,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权利,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孤岛”现象;
第四,“量身定制”文化服务。深入了解农民工文化生活需求,准确把握缺什么、想什么、能做什么,切实把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需求,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服务内容,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为农民工配送图书、演出、展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关键词5:全民阅读
从2007年的《关于开展全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建议》到2008年首创“读者大会”以及连续4年提交将孔子诞辰日设为全国读书节的议案,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会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一直密切关注着全民阅读,并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倡导全民阅读。3月5日,聂震宁联名于永湛、詹国枢、李瑞英、海霞、杨澜、李晓棠等13位委员,提出了《关于将城市阅读指数纳入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的建议》,把推动全民阅读的建言进一步落在了实处。
“一个居民爱读书、崇尚读书的城市,其文明程度也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在聂震宁看来,城市文明既要靠环境、规划、建设等外在形式体现,更要靠城市居民的文明品质和文化气质来形成。全民阅读活动就是提升城市居民的品质和气质的重要手段。为此,他建议将城市全民阅读状况指数纳入文明城市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科学、可量化的阅读评价标准,切实考察居民的阅读现状和公共阅读环境,以真实可见的数据记录居民阅读情况的发展变化,以量化可靠的指标反映该地区公共阅读环境的建设情况,进一步改善城市全民阅读状况,提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准。
已连续八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今年两会再次为推动全民阅读呼吁: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国家财政出资,设立国家阅读基金,推动全民阅读。同时,再次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并呼吁制定《国家阅读大纲》。“全民阅读工程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活动,需要投入较大财力并持之以恒地开展。”朱永新认为,目前虽然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大力倡导阅读并举行各种阅读节活动,但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力量非常有限,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为此,他呼吁由国家财政出资设立国家阅读基金,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他同时建议,设立基金管理机构,进行基金管理与效益评估。